中医元寸灸的临床应用范围
中医元寸灸的临床应用范围
一、 内科常见病
1、中风(脑梗塞、脑血栓形成)急性期:(卒然昏倒时)取人中、百会、太冲、涌泉各灸3壮或7壮(次)顿时病人可苏醒;
中风后遗症的处理(偏瘫):依经络辩证常规取穴:上肢:风池、风府、肩井、肩贞、手三里、曲池、外关、阳池。下肢:四环跳、风市、足三里、阳陵泉、昆仑、悬钟、太冲、阿是。
2、面神经炎 口眼歪斜(面瘫)
急性期:灸合谷、地仓、颊车、听宫、医风、迎香、眉中、丝竹空各灸3-5壮,每日一次 .
面神经麻痹后遗症期:加灸口眼局部,足三里各3至7壮,7至15天一疗程,外伤性面神经麻痹除外。
3:重症肌无力;
糖尿病神经损伤,末梢神经炎周围神经病 主穴:风池 风府 大椎 根据不同症状加——眼肌型:睛明 上明 阳白 鱼腰 太阳
全身型(延髓受累):廉泉 人迎承浆 颊车 翳风
全身型(四肢无力):曲池 外关 阳溪 足三里丰隆 解溪
抬头无力:颈夹脊 天柱 大杼 肩井 天宗
呼吸困难(呼吸肌受累):督俞 膈腧 大包 阿是(肋缘下)
4、感冒:灸合谷、太阳、印堂、足三里、迎香、大椎各灸3壮,每日2次
中暑:实症(风热)取人中、合谷、大椎、太冲、太阳、膻中灸3壮,
虚症(风寒)取百会、神阙、太溪 灸8壮,每日1次,一般3天可愈
5、气管炎 哮喘:灸大椎、天突、膻中、足三里、肺俞各3-7壮 临时可控制症状,后每天1次,7天一般症状缓解,10天为1疗程。
6、膈肌痉挛(呃逆):灸中脘、上脘、足三里、膻中、膈俞各灸3-5壮,一般2—3次可愈。
7、胃及十二指肠溃疡;胃胀,胃痛(包括慢性胃炎):灸上脘、中脘、阿是、足三里(虚寒体质加灸阴陵泉、太溪)各灸3壮或5壮,立时止痛 消胀。
8、慢性腹泻 结肠炎:灸足三里、气海、下脘、建里、肾俞、太溪 各灸3至5壮,病程长者可7壮或11壮,每日2次,10日为1疗程。
9、冠心病 心绞痛:急性发作时:灸心前区、膻中、内关、少海各3壮至5壮,心前区灸数壮,痛止为度 昏迷加灸足三里、百会、人中、涌泉。
10:高血压,血管硬化:取穴:耳尖 涌泉 关元 神阙( 一般一次见效,10-20分钟血压下降!);
11、神经官能症(偏头痛、头晕痛):阿是、大椎、太阳、承灵、内关、通里、太溪、肾俞、阳陵泉,灸3壮或5壮,7天为1疗程,一般3至5个疗程。
12、三叉神经痛:灸听宫、医风、丝竹空、颊车、太阳 各3壮或5壮,7天为1疗程,一般3至5个疗程;
13:失眠抑郁,神经衰弱:灸神门 三阴交 太冲 肾俞 足三里等;7天为1疗程,一般3至5个疗程;
14:前列腺炎,前列腺增生:灸关元 中极 气海, 体虚加灸神阙 肾俞 足三里;重灸会阴3-7壮,一般一次见效。
二、儿科常见病
15:流行性腮腺炎(痄腮):灸风池、耳尖、曲池肿大的局部 各灸3壮至5壮,一般一次可愈,最多两次。
16:小儿麻痹症后遗症:灸患肢局部、大椎、太溪 灸肢按经络临床辩证取穴: 各灸3至5壮,每日1次,10次为1疗程;
17:小儿腹泻:灸关元、上、中、下脘、建里、足三里 各3壮,一般 一次见效;
18:小儿急慢惊风及不明原因的抽搐:灸会阴、足三里、曲池、阳溪 各灸3壮至5壮,每日发作时1次,3次为1疗程;
19:小儿遗尿:重灸会阴,每日1次,每次3壮;病久顽固性患儿:加灸神阙 关元 气海3至5壮,每日临睡前1次,7天为1疗程;
三、妇科常见病:
20:乳腺病:乳腺增生囊性肿块 纤维瘤:增生处局部灸5-10壮(一般2-3次缓解症状!);
21:月经不调 功能性子宫出血(崩漏):灸神阙 隐白 加关元 三阴交 足三里等,另断红穴(经验穴)--食指和中指根之间处灼灸5-10下良效!
22:妇科炎症,附件炎,盆腔炎,卵巢囊肿:取穴: 重灸带脉 加关元 中极 八髎 足三里穴;
23:痛经:灸三阴交、关元、气海、阴陵泉 各灸3壮至5壮,每日1次,3次为1疗程;
24:回乳(退乳):灸膻中、乳根、足三里、肩井、外关、支沟 各灸3至5壮,每日上午1次,3次为1疗程;
25:闭经: 灸石门、中极、关元、三阴交、太溪、肾俞 各灸3至5壮,3次为1疗程;
26:外阴炎症、外阴白斑:灸局部及白斑中心点周围3至8壮,10次为1疗程。
四、骨伤科常见病:
疼痛的使用方法:将元寸灸一端蘸上热水在痛点按摩1-2分钟,再将元寸灸点燃,在患处点灸十次左右,这种使用方法对局部疼痛基本上几次就有明显效果。
27:落枕:灸大椎、天柱、大杼、阿是、中渚、 灸3至5壮,一般1—2次即愈;
28:急性腰扭伤:灸肾俞、志室、委阳、殷门、阿是灸3至5壮,一般1次见效。
29:腰肌劳损:穴位同上,每日1次,7次为1疗程;
30:肩关节周围炎:灸外关、肩井、肩贞、天宗、阿是灸3至5壮,每日1次,7次为1疗程;
31:腰椎间盘突出,腰肌劳损,增生,腰腿痛:取穴: 腰椎区四维点 阿是穴 肾俞 委中 痛点局部施灸;
32:颈椎病 肩周炎:取大椎 风池 肩井等 以及局部患处施灸;
33:风湿关节炎,骨质增生:局部取穴或关节变形、痛处局部灸治,每处3至5壮,10天为1疗程。
五、外科常见病:
34:疮:未溃时,灸疮发周围的中心点,一般1至2次即愈;
35:疡:同上灸法;
36:疔:同上,加大椎,一般1至2次即愈;
37:痈(蜂窝组织炎):同上,严重者灸3次;
38;急性乳腺炎:灸肩井、乳根、外关、天井灸3至5壮;
39:丹毒:同疮疡灸法,一般1至2次即愈;
六、皮肤科常见病:
40:头癣:灸癣发部位,灸壮如数,一般3至5次可愈;
41:体癣:灸病灶周围后灸病灶中心点,一般3至5次可愈;
42:荨麻疹:(急性风疹块)灸曲池、外关、足三里,灸3至7壮。
43:急性湿疹:灸病灶局部,先周围,后中央,灸壮数以病人舒适为度;
44:婴儿湿诊:灸法同上;
45:阴囊湿疹:灸病灶局部,先周围后经中央,灸壮数病人舒适为度,灸1次后,有一层上皮组织病损脱落,再灸1次于新鲜皮肤组织上一般三次即愈;
46:皮肤骚痒症;灸风池、大杼、曲池、足三里;局部灸无数,穴位各灸3壮;
47:带状疱疹(缠腰龙):先灸“蛇头”5壮,再灸“蛇尾”5壮,沿“蛇身”周围灸数壮,后灸“蛇身”3壮,每日1次;
43、单纯疱疹:灸病灶局部,加灸曲池、大椎、足三里各灸数壮,1-2次即愈,以病人感觉为度(舒适感);
44、局限性红斑狼疮:灸斑块周围和中心部各8壮;
45、神经性皮炎:患病皮肤局部灸3-5壮,加风池、大杼、曲池、足三里;
七、眼科常见病:
46、早期白内障:晶状体浑浊,视物模糊飞蚊症 重影;灸上眼睑局部,加睛明,攒竹,丝竹空等7天一疗程;
47、缓解视疲劳(包括假性近视);眼干涩视物不清,模糊 眼乏喜闭:灸睛明、风府、太阳、丝竹空、攒竹各3壮;
48、元寸灸对老年人视物模糊,干涩昏花,眼睑下垂,眼皮耷拉睁不开,一般一次见效;
八、耳鼻喉科常见病:
49、急慢性鼻炎:灸合谷、迎香、各3壮 急性1次即愈,慢性伴有额窦炎患者,加灸局部,印堂灸3壮,每3次为1疗程;
50、额窦炎:灸印堂、眉冲、阿是、迎香、合谷、足三里灸3至5壮,3次为1疗程;
51、过敏性鼻炎:灸迎香、合谷灸3壮, 顽固性病例,可连灸15天;
52:慢性咽炎,梅核气:灸尺泽 太冲 内关 膻中穴;重灸天突穴,一般即时见效!